业务模型是需求工程结构中的基础范畴,是连接所有其他组成部分的纽带,为理解和定义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提供了统一框架。业务模型范畴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主张,包括客户、产品、渠道和合作伙伴等方面,以及业务的流程模型、实体模型和决策模型。从本质上讲,业务模型范畴定义了企业如何在其行业内创造价值和交付价值,以及如何运营操作。
业务模型,主要指将战略转化后落实到的最详细的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,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可以定义到最细的级别-也就是第五级。至于企业需要定义到哪个深度的业务模型,具体需要根据企业的执行能力,更重要的是根据企业的目的而确定业务的模型。一旦定义到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,就拥有了公司的神经元和神经网络,此时绝大部分的商业知识,都已经与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的各种要素建立了关联。
业务模型是根据业务架构的指导原则而构建的,业务架构提供总体设计框架,而业务架构会指导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的模型构建,以此保持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。
业务模型范畴,是细化所有创新需求,并将其明确为具体业务模型要素的最终载体。所有大型而且广泛的创新需求,都需要明确具体化并展开分解为操作层面的业务模型的提升机会,如此可在整个需求管理过程中流转、跟踪并实施。这个流转过程的目的是,将复杂的需求分解为易于管理的模块,以此需求管理能够将复杂问题变得更容易。这一范畴也是操作层面业务模型,对所有变更需求和提升请求的实际内容的整合,以此可以为管理所有提升机会并确定其优先次序,提供了一个整合的管理视图。